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

    日期:2019-09-04 09:28:54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登革热会通过蚊虫(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在人群中传播。登革热在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可以说,登革热几乎都是通过蚊子传播。因此防蚊灭蚊成为了预防登革热传播最重要的方法。



   蚊子产卵需积水,无积水则无蚊子。清除积水可遏制登革热病毒传播。翻盆倒罐,清除卫生死角是防止登革热传播重要措施。下图是生活常见有积水处,为蚊虫滋生地。可参考找出蚊子孳生地,消除或破坏蚊虫孳生地(如倒掉积水等)。



   目前对于登革热尚未普及使用有效疫苗,预防登革热最重要措施仍是防蚊灭蚊,可以从以下措施入手。
消除或破坏蚊虫孳生地
1家中水缸或水箱加盖,以防蚊进。
2家中水生植物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并清洗容器。换清水,容器底不要留积水
3及时将房前屋后的啤酒瓶、陶瓷器、缸、竹筒、罐、废旧轮胎、皿等积水容器清理
4防止垃圾堆积,将垃圾密封到塑料袋并放入密闭容器中。
5将房前、屋后、屋顶、沟渠死水排干。疏通下水道,污水井加盖,平洼填坑,堵塞树洞。



减少与蚊子接触的机会
前往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时,应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1穿浅色长袖、长裤;
2外露皮肤及衣服上喷、涂抹蚊虫驱避剂(如避蚊胺、驱蚊酯等)。如有防晒霜,驱避剂应涂抹在防晒霜外层;
3选择有空调或纱门、纱窗的旅馆或住所;
4睡觉时挂蚊帐或使用防蚊剂
5及时清空积水容器(如水桶、花瓶、花盆、轮胎等)中的积水,水生植物勤换水并注意容器内壁清洗;
6避免去蚊子多的地方,必须前往时可现场喷洒灭蚊剂场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