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广泛深入开展医护人员“三基三严”训练,着力强化全院急诊急救意识,提高医护技人员心肺复苏术操作水平和应急救治能力,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院医教科组织全院人员开展心肺复苏系列培训。
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数约54万,居全球之首,但患者的被救存活率只有0.2%。作为人口大国,我国掌握心肺复苏这项急救技能的人还不足1%。如果在人来人往的公共场所,有人突然晕倒、失去意识,人们能做的除了拨打120和大声呼救,其实还有现场急救。心肺复苏术(CPR),亦称基本生命支持,是针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在4~6分钟内所必须采取的急救措施之一 。其目的在于尽快挽救脑细胞在缺氧状态下坏死(四分钟以上开始造成脑损伤,十分钟以上即造成脑部不可逆之伤害),对抢救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心肺复苏术适用于心脏病突发、溺水、窒息或其他意外事件造成之意识昏迷并有呼吸及心跳停止之状态。
6月10日,我院邀请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谢扬教授及其急救团队(包括黄晓庆主治医师、陈郁强医师及黄锐、周锦魁两位护士)前来对我院急诊科医务人员进行急救技能的培训与交流。谢扬主任就《急诊的接待艺术》、《心肺脑复苏当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授课,急救团队当天上午对我院急诊科及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以及麻醉科医务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气囊面罩和气管插管+转运呼吸机现场操作培训。之后,谢教授及其急救团队在我院多功能厅对全院各临床科室的主任、护士长以及副主任医师级别以上的人员进行了心肺复苏的理论和操作培训。
6月20日和21日,我院组织全体职工(包括后勤人员、物流公司人员)分两批于多功能厅进行了心肺复苏培训。我院急诊科主任刘迪丹就《2015年版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及规范要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急诊科副主任刘国明、护士黄晓生现场进行单人和双人心肺复苏操作方法的演示和指导,培训后现场进行了理论考核。
接下来,医院还将进一步进行全员的心肺复苏操作培训和考核。通过反复的培训,使全院人员都能掌握心肺复苏这一基本技能,医护人员的急救能力不断提高。